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Reserve Rights 官网 你的位置:DFI.Money中文网 > Reserve Rights 官网 > 【青青岛观察】外资外贸逆势上扬 西海岸如何做到的?
【青青岛观察】外资外贸逆势上扬 西海岸如何做到的?发布日期:2025-01-13 07:03    点击次数:138
在全国设立10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名列其中。【青岛新闻网独家】记者 陈志伟11月15日,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达成。11月4日,商务部宣布,在全国设立10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名列其中。全球机遇、国家青睐,使处于“双循环”中连接南北、贯通东西“双节点”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站在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青岛西海岸新区外资外贸逆势上扬,1-10月份,预计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增长15.9%;预计货物进出口1715亿元、增长1.2%,打出一场“翻身仗”。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青岛西海岸新区何以实现逆势上扬?究其原因,离不开“开放”二字。站在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最前沿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让这里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百亿级项目争相崛起,投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今年3月,青岛西海岸新区与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拟投资600亿元在青岛桥头堡国际商务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投资青岛西海岸就是投资青岛未来。”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随着青岛西海岸新区跨越式的发展,这句话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共识。开放,一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最为鲜明的特质。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区域,从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14年批复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再到刚刚获批的全国仅10家的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已然站在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C位”。西海岸新区获批六年来,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2019年达到3554.4亿元,综合实力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位列前三强,在全省137个县市区中位居首位,连续六年综合考核全市第一,干出了新区速度、新区质量、新区标准。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 。对外开放开启“西海岸模式”走进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日本“国际客厅”,铁臂阿童木“一带一路”商城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商城里的日本优质产品不仅销往中国各地,而且被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城负责人米山喜好说,“进了‘国际客厅’,我们感受到主人的高效,坚定了开拓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信心。”以平台思维集聚全球优质资源,以生态思维优化发展环境,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标准筹建了青岛德国“国际客厅”、青岛日本“国际客厅”,与黑森州、奥尔登堡市、中国德国商会等10多个州市、商协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国际客厅是功能区平台的一个代表。近年来,青岛西海岸十大功能区与行政区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聚焦项目签约、开工、建设和投产全链条,赋予功能区产业发展等7个方面173项经济管理权限,另一方面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差异定位各功能区主导产业,汇聚了全区60%以上的项目、70%以上的投资。利用高质量开放平台,青岛西海岸新区还与山东省16个地市21家功能区联合发起成立山东功能区对外开放合作联盟,携手打造山东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新区致力于以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面对新的形势,西海岸要不断加深开放的程度、扩大开放的层面、增强开放的力度、提升开放的水平,不断适应发展新需求。”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说。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制定海洋产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出台支持海洋产业强链补链16条政策,聚焦船舶海工、航运贸易金融、临港加工、海洋冷链、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科教服务等六大海洋优势特色产业强势出击,切实扛起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制度创新的“新高地”。青岛自贸片区获批一年多来,抢占对外开放“制高点”,大力开展首创性、差异性、集成性探索,截至目前,青岛自贸片区106项试点任务已实施96项,实施率超过九成,总结形成60余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新模式等全国首创型经验案例13个。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风生水起,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集聚跨境电商企业90多家,1-8月,新区共实现跨境电商业务货值12.8453亿元,占全市85.6%,其中保税备货一线进口7.8686亿元,货值占青岛市98.3%,占山东省的70%以上。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迈入“双港口口岸”时代 推进高水平开放以港强区,海洋港口平台的建设使对外开放如虎添翼。青岛西海岸新区推动前湾港、董家口港联动发展,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加快建设第四代国际贸易港,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今年10月13日,在青岛港码头,装载来自巴西17.8万吨铁矿石的维多利亚轮,只用了不到两天就完成了向日本大欣轮的转运。青岛港董家口散货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助理王阳说:“按照以往的正常流程,从卸船到二程船的装货、发运需要一周的时间,这次提前5天完成了转运。”变化来自青岛自贸片区推出的“国际中转+船船直转”监管模式改革。过去,进口企业到港口,需要卸货接受海关查验。新模式下,他们可以将卸船作业线与装船作业线直连,海关登船查验,进口货物无需落地就可直接装船。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分公司开发部经理助理刘清胜算了一笔账:五天时间,码头可以多卸50万吨货,直接增加装卸收入1000多万元,也为后续的船东节省了大约90万元。新模式带来了更多开放成果。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港完成国际中转业务379.7万吨,同比增加175%。青岛西海岸新区把港口作为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积极探索海洋港口平台建设,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港区融合发展。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港货物吞吐量4.8亿吨,增长5.3%,排名全国第三;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启用,西海岸新区迈入“双港口口岸”时代。双港口口岸带来“磁力”倍增,百亿级、十亿级项目“扎堆”向这座城市集聚。今年1-10月份,青岛西海岸新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7个、总投资3496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7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4个,中国500强投资项目11个。依靠产业带动战略,西海岸成为中国北方制造业基地,一个开放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已经在青岛西海岸崛起。巴油FPSO项目P67船完成浮托,准备起航远赴巴西。改革创新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全球贸易遭受重挫,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打通“双循环”变得迫切。青岛西海岸新区凝聚稳外资稳外贸合力,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流的营商环境。今年9月,山东艾瑞莱茵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仅用一天时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这标志着全国首个德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花落青岛自贸片区。据悉,该公司由德国艾瑞集团单独投资设立,将面向全国市场提供最专业的德式养老护理培训,打造赴德双元制人才培养平台。“在我省设立外商独资培训机构没有先例,外资若要参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般只能通过设立中外合作机构的方式实现,并且办学许可需要实地查验。”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审批监管部有关负责人王海涛告诉记者。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青岛西海岸新区一系列改革攻坚举措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在全国首创“一证(照)通”、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59类行业的申办材料减少35.45%,审批环节减少56.04%,办理时限缩减32.07%;在全国首创“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平台应用,搭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智能化无感评标系统;在全省率先部署评标专家人脸识别签名系统;在全省首推“一窗式”改革,15个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583项申办事项……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持续推动企业在新区健康稳步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更高水平开放的动能积蓄成势,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